深秋时节, 天气越来越冷, 大家伙儿觉得秋天还没过几天, 一早一晚已经有了入冬的感觉。
秋种过后, 随着天气变冷, 地里的活越来越少, 老百姓开始忙活着备柴过冬。
纪振华经过这几个月的时间, 已经对凤凰镇非常熟悉。他经过考察,又找专业人员探讨过,凤凰镇想要富裕起来, 暂时只能在土地上下功夫。
想让农村致富,大多数老百姓最期盼的就是多打粮食。今年秋种用的麦种,就是纪振华在省农科院联系的增产粮种。粮种是否能见到效果, 还得等明天夏收才能知道。
除此之外, 还有种植果树,发展养鱼, 或者是种植大棚等几种办法, 可以给农村增加额外收入。
这几个法子是纪振华收集一些先进村子的资料时得到的。纪振华对比过后, 觉得种植大棚是获得收益最快的办法。而且他一点不担心大棚出产蔬菜后卖不掉的问题, 如果卖不掉, 他负责联系人卖菜。
大冬天只能吃到萝卜白菜土豆和干菜、咸菜, 吃一冬天够够的,如果年前能种出绿油油的菜卖到城里,肯定不愁卖。只是得看这事儿有没有人支持, 他可不会种地, 总不能自己弄块地种大棚。
只是纪振华在开会时提出推广种植大棚的事,却有人提出很多意见。
“纪镇长,这种菜增加收入是好事,可是建大棚得需要钱吧。这还没赚钱就先投钱,一般老百姓是不会愿意的,除非是他们见到大棚确实赚钱,也许会跟风种植。”
副镇长的意见也是实事求,不算是刻意为难纪镇长。
还有人说:“建大棚需要什么材料,如果可以代替的话,也许可以少花点钱,这样老百姓就愿意种了。”
这提议纯粹是为老百姓着想。比如说建大棚用红砖的话,可以改成用土坯。土坯都是自家打的,不用花钱,最多费些人力。晚上盖大棚可以用草帘子,农村不缺草帘子用……
总之,能省尽量省,如果建造大棚的成本低,且有前景的话,心眼活泛的人总有愿意干的。
会议结束后,纪镇长安排人到村里去宣传,看有没有人愿意种大棚。如果有人愿意干,很多技术性的工作都有专人帮忙和指导,不会让村民没头没脑瞎干。
叶欢听纪叔叔和爸爸谈论此事的时候,心想:纪叔叔果然有眼光,如前世一样,从别处吸取经验,找来相关的技术人员,帮农民手把手盖大棚种菜。要不了多久,就有思想先进、眼光长远的人愿意盖大棚种菜,今年就能哗哗往家搂钱;再后来,很多人跟风种起大棚菜来。
李卫华觉得种大棚菜挺好,忍不住插嘴说:“冬天还能种出菜,太好了,那样冬天就可以吃青菜了!每到冬天那几个月,整天吃白菜、萝卜,大人孩子都吃够了。”
说得就是这个事,纪振华也是看到种大棚菜很有市场前景,才取经找技术人员搞这个。他各方面做得非常到位,不会让农民白白往里扔钱。
这年冬天,凤凰镇掀起一股种大棚热风。有人觉得如果冬天能种出菜,肯定能卖出去,家里又会添些进项,便把准备留出来春种的地,盖成大棚种菜。还有的人谨慎些,自己不种,但是村里有其他人种,就跟着去瞧热闹和门道,想等人家赚了钱,来年也跟风种。
很多人把心思都用在盖好的大棚上,今天过去看看,菜种出芽没;明天过去瞧瞧,韭菜长多高了……
眼见着别人家的大棚菜苗一天比一天高,很多人的心思跟着浮动,打算等先种大棚的人家赚了钱,他们明年肯定种。
等到腊月里都忙着置办年货的时候,种大棚的人家却没心思过年,继续辛辛苦苦在地里收菜,把菜用破棉被盖好,运到镇上去。等到镇上,有纪振华安排的专车来拉青菜。这些车大多是运输公司的卡车,直接把青菜拉到各单位发福利。
纪振华早已跟单位谈好,现货现钱,不能赊账。因为农民辛辛苦苦种菜不容易,到了大年下,怎么也得让人见到辛苦钱,而不是拿着单位打得白条过年。看着一车车青菜变成一打打现金,种菜的农民嘴巴咧得大大的,嘴角翘得高高的,跟人说话时中气十足,一看就是赚了钱的缘故。
这让更多没有种大棚菜的农民眼热,纷纷说明年也要种大棚菜。农民不怕苦,不怕累,就是怕干了一年啥都落不下。只要能赚钱,哪怕再苦再累也要干。
而叶欢的大伯和大伯娘,听老二的话种了一亩多地大棚。冬天菜价贵,这一亩多地产的菜,就卖了千把块,相比投入的成本,早已连本带利赚回来。算起账来,种菜可是比种粮食合适多了。
大伯娘数着一张张大团结,脸上乐开了花,“多亏老二家的劝咱们种菜,要不赚不了这么多钱。”
大伯抽着旱烟满足地说:“可不是,还是老二眼光好,知道种大棚能赚钱。”
大伯娘悄咪咪跟丈夫说:“其实当初我不敢种来着,生怕折腾一冬天会赔钱。我还是听欢欢老说种大棚肯定赚钱才答应种的。”
大伯暂时没拐过弯来,问:“怎么扯到欢欢身上去了,她一个孩子懂啥?”
“你忘了,咱妈给欢欢算过命,人家算命先生说欢欢是贵人命,我一直记着呢。我就是听欢欢说肯定能赚钱,才同意你种大棚的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重生八零女相师请大家收藏:(m.shouda88.net)重生八零女相师手打吧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