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就因为如此,才要驱赶突厥人去侵占靺鞨和契丹地盘,继而攻取东瀛,到时候,呵呵……”
到时候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登上东瀛。
呵呵,上岛了,到时候,唐军还会走吗?
李贤放过任何人,也绝对不会放过鬼子。
不管是前世的深仇大恨,还是为了这个平行空间在未来不再遭受磨难,李贤都有理由和责任来铲除这个祸害。
只是目前,东瀛鬼子对大唐完全是一个迷弟,事事恭谨无比,将宗主国奉承得无比的舒服。
这个样子,李贤要是说出兵东瀛灭了鬼子,那么道义上可就说不过去了,也会引发一系列的恶果。
连这么个忠诚的迷弟都收拾,那么谁还敢信任大唐?
现在吐蕃突厥依旧存在,以后西征大食和欧罗巴的时候,也是要搞外交的,名声臭了可就得不偿失了。
而且倭岛处于海上,出海作战的凶险也很大,忽必烈三次东征日本落了个全军覆灭,这可是后车之鉴了。
驱狼吞虎,大肆利用突厥人来做文章,全取东北平定各族,攻克倭岛灭掉新罗,就是数年前李贤定下的策略。
“东瀛是大唐的藩属国,岂能让突厥人肆虐?”
李贤面对遣唐使的哭诉龙颜大怒,厉喝道:“传朕的旨意,河东、关内、河西、北庭四省总督总兵,向葛逻禄发起进攻,打破骨咄禄老巢,让他看看欺负我大唐的小弟是什么下场!”
“外臣叩谢大唐皇帝陛下的天高地厚之恩!”
东瀛遣唐使跪趴在地,感激涕零叩首不已。
北魏始光四年(公元 427 年)在移都平壤前,国内城都是高句丽的都城,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城池。
大唐高宗皇帝彻底平定高句丽后,分其境为九都督府、四十二州、一百县,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。
李贤改制,精简了高句丽故土,设为五府三十二县,仍以军府都督统帅五府,国内府就是五府之一。
此时,国内府已经被包围。
包围国内府的军队,是由高句丽遗民构成的复国军、靺鞨人、栗末人、契丹人、乌罗人组成的诸胡联军。
诸胡联军攻打国内城的力度很小,往往一窝蜂的冲上去,在一阵箭射中又如同捅了马蜂窝一般落荒而逃。
不久,又在各部将军首领的吆喝下完成集结,再一次的发起攻击,箭还没射来就又退了下去。
攻城的力度一次比一次弱。
这让高句丽的复国军暴跳如雷。
高句丽被大唐所灭后,高句丽贵族及大部分富户与数十万百姓被迁入中原各地,融入各地中。
另有部分留在辽东成为靺鞨人的臣属,还有其余小部分融入突厥及新罗。
复国军的首领宝葫芦,是高句丽第27代国王宝藏王的孙子,原本被大唐安置在徐州生活。
三年前,宝葫芦被高句丽的遗老找到,遗老们只是一漏口风,宝葫芦义无反顾地成为复国军首领。
高句丽被灭时,宝葫芦只是一个十岁的娃娃。
这二十年来,无时无刻不是想着光复故土,恢复祖宗荣耀。
只是已经成为普通的唐人,这让宝葫芦每时每刻都在黯然神伤。
好在上天不负有心人,终于让他等到复国的这一刻了。
三年时间,借助着突厥人、靺鞨人和契丹人的帮助,宝葫芦集结了八千高句丽遗民组成的军队,还抢占了一片土地,就差打出高句丽的国号了。
宝葫芦的计划,是打下国内这座原高句丽的都城,来当他恢复的高句丽国的国都。
结果,这些猪队友出工不出力,致使攻打了月余,依旧拿不下国内城。
宝葫芦是这支诸胡联军的统帅,于是擂鼓聚将。
靺鞨人将领陶荣是靺鞨大首领祚荣的弟弟,率领一千靺鞨人和两千仆从军来助力宝葫芦。
契丹人将领离不脱是大唐所封归顺郡王枯莫离的私生子,作为八部契丹中的一个部落首领,见东北风起云涌也不甘寂寞,只被人一唆使就举起反唐的大旗。
离不脱的行为,导致了八部契丹中有不少人有样学样,纷纷举旗反唐大旗,也增加了东北的乱局。
除了陶荣和离不脱,还有栗末部落首领、乌罗部落首领等十几个小部落的首领。
“打下国内城,大家吃香的喝辣的,为什么你们出工不出力?”
宝葫芦毕竟年轻,没什么经验,这三年来顺风顺水就以为自个是天命所归。
这些人就应该听他的命令行事,所以说话非常简单粗暴!
“兵力不足啊!”
“唐军厉害啊!”
“城高墙厚不好打啊!”
离不脱等人也不是吃素的,纷纷找出各种借口。
国内城的确不好打,如果硬攻伤亡绝对小不了,大家只是帮你小子干活,没理由去送死。
就在各方不能达成共识的时候,宝葫芦的谋士齐大山说道:“诸位将军,国内城打不下,咱们完全可以围三厥一,因为国内城缺粮啊!”
“对啊!”
宝葫芦恍然大悟,国内城的粮草不足,这是早就知道的事。
只要围三厥一就能让城里的唐军突围,到时候不但能让国内城唾手可得,还可以在追杀中全歼唐军!
“好计策,就这么办!”
离不脱等人正中下怀,如今东北大地风起云涌,正是争地盘打天下的大好时机,可不能平白牺牲了手下小弟。
于是,诸胡联军对国内城采取围三厥一的策略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大唐:我和女帝斗智斗勇请大家收藏:(m.shouda88.net)大唐:我和女帝斗智斗勇手打吧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